收起
展开
  • 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佳园路           光谷国际大厦B座13楼
  • 网址:www.senzolc.com
  • 热线电话:027-87775100       027-87775101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精品文章

精品文章

中国旅游产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

    

中国旅游产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

 


邓宏兵1,2 ,刘芬2 ,庄军3
(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运用集聚与集群理论,分析探讨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的内涵、区别与联系、旅游产业集聚和集群的特征、影响旅游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因素及旅游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的作用等问题。选择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赫芬代尔系数等指标,以星级饭店、旅行社及其他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等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问题。结合案例,分析中国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国;旅游产业;空间集聚;旅游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示码]A


 

 

1  引言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1],早在20世纪初空间分析方法就已经承认了它们的存在[2],而经济学界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研究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在集聚和集群理论的分析和指导下,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和集群现象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和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对旅游产业具有诸多积极影响,中国具有良好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基础和条件。基于这些因素,正确理解和诠释集聚和集群理论、客观分析中国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现象和规律、探寻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对推动中国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2  理论诠释:集聚与集群
2.1  集聚与集群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产业集群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参与,但关于产业集群的概念,仍然有不同见解,而且与产业集群相关的概念有产业集聚、企业集聚、企业集群、产业区、地方企业集群等,许多研究将它们视为同一概念。事实上,它们是有差别的。在此,仅就集聚与集群区别与联系作简单分析。产业集聚是指由一定数量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以实现集聚效益的一种现象,一般包括同一类型和不同类型两种产业的集聚[3]。产业集群是特定领域的关联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其主体包括相互关联产业和其他竞争来说重要的实体,也经常扩展到下游企业和顾客、生产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在技能、科技或者共同投入上相关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政府和其他机构[4]。产业集聚更多地是强调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产业集群更多地是强调关联产业的空间集中。也就是说,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但产业集聚不一定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结果,但不等于产业集聚。从相关问题研究历史上,我们也可以发现,人们是先研究产业集聚现象,再研究产业集群现象。这是一个认识的不断深入过程。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关于分工与市场范围关系、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关系的论述中已包含集聚思想,马歇尔则是第一个阐述产业集聚思想的经济学家。马歇尔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又对产业集聚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有代表性的有:韦伯的区位集聚理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理论、胡佛的产业集聚******规模理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一些以同类产业的空间集聚为代表的新的经济集聚现象引起了学术界、企业界和地方政府的注意。通过对这些新的集聚现象的分析,波特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理论,并重点从竞争力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波特之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愈来愈受重视。
纵观从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研究轨迹,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它们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组概念。我们既要承认它们的联系,又要明确它们的区别。产业集聚的具体形态是以产品的生产链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对二者的混淆和等同是不对的,不利于研究的深入和理论体系的构建。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产业集聚研究去代替产业集群研究,也不能简单地用产业集群研究代替产业集聚的分析。
2.2  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
2.2.1  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内涵及相互关系
基于集聚和集群理论的指导和分析框架,旅游产业集聚和集群问题的研究也非常重要。旅游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在分析过程中无法套用标准的产业分类体系。“食、宿、行、游、购、娱”是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相应也就串联了相关的行业和企业,形成庞大的产业或企业的关联群体。同时,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依赖性较强,而资源分布的地域集中性通常又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和以内在联系为纽带的旅游集群的形成就是不可避免的。旅游产业的集聚是基于旅游资源分布区域性的旅游企业集中现象。同样,旅游产业集聚更多地是关注地理空间的集中现象,是一种更为宏观角度的考察。如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省域差异性就是旅游产业在省域层面上集聚的结果。旅游集群关注的是相互关联的旅游企业的地理集中问题,是旅游吸引物及相关要素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的集中现象。Gollub认为区域旅游集群的发展可通过价值链来反映,即价值链是旅游集群的核心[5]。Donald基于产业链和竞争的角度提出旅游竞争集群概念,认为旅游集群是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服务,其目的是旅游目的地所在单位协同作用以便提高目的地竞争力[6]。张建春从功能、空间、时间、战略理念四维角度定义旅游集群,即旅游集群应包括产业链、地理空间、发展演变和战略理念等内容[7]。旅游集群需要以集聚为前提,形成旅游集聚的雏形后,便进入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过程,更多的关联企业、组织和机构进一步集聚,并不断发展成集群。
2.2.2  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的特征
旅游产业的特殊性和旅游产品的无形性决定了旅游集聚和集群的特殊性,纵观旅游集聚和集群,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 地理空间上的高度集中性。旅游要素及区位的空间差异使得旅游集聚和集群现象比其他产业更为明显。② 产业链上的高度关联性。旅游目的地及旅游六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者关系密切,基于产业链的关联性更强。这也导致其内部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更加紧密。③ 经济效益的外部性。由于旅游企业关联性强,通过集聚与集群,优化配置资源,使各企业的外在效益更为明显。④ 发展演化的周期性。旅游集聚和集群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旅游目的地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演化规律,旅游产品也需要不断升级创新,相应的演化过程也就具有明显周期性。
2.2.3  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主要类型
影响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客源市场、区位条件、产业链与价值链、政策及公众态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旅游集聚过程和集群发展有规模上的不同,也有层次上的差异,还有主体上的区别。从规模上看,有由政府或大公司主导的集群,也有由中小规模的旅游企业和协会所组成的集群。从层次上看,有国家旅游集群、地方旅游集群、主题旅游集群之分。基于地理空间特征的集聚和集群及专项旅游产品链而形成的集聚和集群是目前旅游集聚和集群的两大主要类型。前者如我国桂林、西安等地的旅游集聚和集群,后者如国际上流行的遗产旅游和生态旅游。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集聚和集群发展的泛地域性,以专项旅游产品链为基础的旅游集聚和集群是其中的代表。如,1993年由世界旅游组织(WT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WNESCO)和联合国发展规划署(WNDP)共同资助的“丝绸之路”主题旅游,涵盖19个国家。
2.2.4  旅游产业集聚与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旅游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 对旅游产业自身的作用。首先,可以充分发挥地方旅游资源和区位的优势,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其次,可以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创新升级,取得良好规模效益。第三,可以全面提升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②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其次,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和创汇能力。第三,有利于促进区域营销,改善投资环境,全面促进区域开放经济发展。当然,旅游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也有风险和负面影响。尽管如此,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和集群化发展仍不失为旅游产业发展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3  集聚分析:中国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实证研究
衡量产业集聚水平的指标较多,其中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赫芬代尔系数是最普遍、最广泛的衡量指标。鉴于此,本文亦选用上述指标来衡量中国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
3.1  指标选择
3.1.1  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是产业经济学中衡量市场结构最常用的指标。它是指行业内规模******的前n位企业的有关数值(如产值、产量、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类似地,作为衡量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也可以计算某产业规模******的n个地区的比重来衡量产业集聚程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产业中规模******的前n个地区所占的比重;为产业中第j个地区的数值(如产值、产量、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为地区总数。公式中n的取值可以根据计算的需要确定。越高意味着产业主要集中在几个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行业集中度指标简单明了,通过计算地区的产业比重,不仅能反映产业的集聚水平,还能反映产业在各地区分布的具体情况。
3.1.2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衡量产业集聚程度中使用最广泛的系数之一,它最初是用来反映收入的不均衡程度,利用其原理也可以用来反映产业集聚程度,计算公式为[8]:

 

 式中,为产业的基尼系数;为地区总数;为产业在各地区比重的均值;()为产业在第j(k)个地区的比重。基尼系数在0-1之间变动,基尼系数越大则表示产业的空间分布越不均衡,产业的集聚水平也就越高。
3.1.3  赫芬达尔指数
赫芬达尔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赫芬达尔(O.C.Herfindahl)提出的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它是指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类似地,作为衡量产业空间集聚水平的指标,赫芬达尔是各地区某产业产值(也可以用产量、就业人数、固定资产等)比重的平方和,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产业中第j地区的数值(如产值、产量、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为产业在第j个地区的比重。
H值大小既取决于地区数n,又取决于地区产业规模变化程度。如果所有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一个地区,那么H=1;如果经济活动平均分布在各地区,则H=1/n。该指数在1/n到1之间变动。H值越大,表明产业的空间分布越不均衡;反之,H值越小,表明产业的空间分布越均衡。H指数采用“平方和”计算,具有“放大性”,对地区产业规模份额的变化反应敏感,能够较准确地体现地区间产业规模的差距程度,这是H指数被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
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3.2.1  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指标的涵义及计算原理,选用星级饭店、旅行社及其他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等数据为依据,来衡量中国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相关计算结果如下(表1、表2)。

 

 

3.2.2  结果分析
根据表1、表2计算结果并结合相关的背景材料,就我国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现象可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基尼系数与赫芬达尔指数高度相关,主要是由于这两个指标是从同一角度反映产业的集聚水平,它们均是基于产业在各地区布局的不均衡程度来测量产业的集聚水平,只是计算方法不同而已。而行业集中度则是通过考查产业规模******的前几个地区的产业比重来衡量产业的集聚水平,该指标不考虑其它地区的产业分布情况,故其计算结果与基尼系数及赫芬达尔指数略有不同。
(2)根据中国旅游产业从业人员计算的集聚水平,其他旅游企业集聚水平最高,其次是星级饭店,集聚水平最低的是旅行社。星级饭店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广东(11.70%)、北京(8.36%)、浙江(7.62%)、江苏(6.36%)等地区;旅行社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广东(10.96%)、北京(6.39%)、浙江(6.15%)、山东(6.11%)等地区;其他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江西(18.45%)、广东(16.47%)、四川(8.44%)、江苏(8.29%)等地区。
(3)根据中国旅游产业营业收入计算的集聚水平,星级饭店和旅行社集聚水平较高,其他旅游企业集聚水平较低。星级饭店的营业收入主要集中在广东(22.05%)、北京(13.00%)、上海(11.16%)、浙江(8.23%)等地区;旅行社的营业收入主要集中在北京(20.89%)、广东(15.37%)、上海(10.69%)、江苏(6.99%)等地区;其他旅游企业的营业收入主要集中在河南(12.67%)、北京(11.59%)、山东(10.86%)、四川(9.66%)等地区。
(4)中国旅游产业营业收入的集聚水平普遍高于从业人员的集聚水平,这说明地区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根据计算结果不难发现:产业实际规模越大的地区其劳动率通常也越高。例如星级饭店中,产业规模******的广东和北京,仅用了11.70%和8.36%的从业人员就占有了22.05%和13.00%的营业收入,其人均产出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5)中国旅游产业的营业收入整体上主要集中在广东(16.84%)、北京(15.78%)、上海(10.60%)、浙江(7.13%)、江苏(6.85%)等地区;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广东(13.10%)、北京(7.29%)、江苏(6.89%)、江西(6.78%)、浙江(6.21%)等地区。其中人均产出较高的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江西省从业人员虽然较多,但营业收入并不高,人均产出较低。
4  集群探究:中国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全年旅游收入达7680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5286亿元,国际旅游收入293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12.12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20亿人次。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旅游收入占GDP的比例近几年来平均在5%以上。在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比较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较多,在此我们侧重分析一下我国旅游集群化发展的问题。从各国实践和理论角度来讲,旅游集群化发展对旅游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一定积极作用,认识我国旅游集群发展现状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4.1  中国旅游集群发展现状与问题
旅行社、宾馆饭店、交通运输、游览娱乐、旅游用品和纪念品销售等构成了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这些行业之间关联性及互动性强,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由上述各个环节共同作用而完成。因此,旅游行业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与互动是旅游集群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并有相应经济文化背景作支撑,这些条件是我国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旅游目地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成为旅游集群化发展的推动力量。基于上述认识和理解,我国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是非常必要而且有可能的。
但从目前来看,我国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现状还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从宏观上看,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分布与分散相结合的集聚特征,出现了像北京、上海、苏州、杭州、西安、桂林、广州等旅游产业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大量的旅游企业在这些集聚并有集群化倾向。但是,这种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并不等于旅游集群,只是为旅游集群化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不过我们也看到,在这些旅游产业发达的地区,旅游集群已具雏形。如桂林市旅游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成立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9],该公司从本质上可理解为基于市场前提的政府主导的地方旅游产业集群。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桂林就一直在探索旅游发展定位和旅游产业组织结构和方式、战略等问题。至1997年,桂林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桂林旅游发展公司成立,并于1998年进一步组建了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旅行社为龙头、以创新为动力,重组了13家旅游企业,总资产7亿多元。拥有四家控股子公司(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桂林五洲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桂林荔浦丰鱼岩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桂林龙脊温泉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四家合资子公司(漓江饭店、桂林旅游实业开发公司、桂南汽车客运站、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广告策划分公司)、二个参股公司(桂林兴安灵渠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万事通卡信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三个代管企业(榕湖饭店、桂林海外旅游总公司、桂林光大国际旅游公司)。与桂林相反,在阳朔西街则自发性地形成了旅游小企业集群雏形。西街全长517米、宽8米,位于阳朔县城中心区。20多年来,涉外旅店、酒吧、咖啡店、书画店、工艺品店等大约近200家旅游小企业云集于此,形成著名的酒吧街。除桂林、阳朔之外,旅游集群化发展现象在我国许多地方都能观察到。不过,站在国家层面来看,我国旅游集群化发展仍存在下列问题。① 分工不明确,产品无差异,特色不突出。企业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网来形成。② 过度竞争导致市场不规范、信用缺失,不利于集群化发展。我国旅游行业普遍存在信用危机,对旅游集群发展是相当不利的。③ 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作用机制未建立。自发性集群受政府重视不够,政府主导性集群市场基础又不牢固。④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群缺乏。⑤ 地方旅游集群没有融入全球价值链,封闭性有余,开放性不够。⑥ 集群内企业关系不顺,内在联系有待加强。
4.2  中国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中国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要立足四个层面,即旅游行业内部集群、特定区域内部集群、区域间集群、跨国集群。同时,要注意集群网络体系的构建,包括社会网络和文化网络及生态网络体系的融合。基于中国旅游集群化发展,应注意以下问题:① 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旅游集群发展问题,客观科学评估旅游集群发展的条件、作用和影响。不同地方情况不一样,需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确定旅游集群发展的方向、规模、时序、措施等问题。不要一哄而上,企业堆积不是产业集群,不要陷入认识误区。② 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纽带,构建旅游产业集群体系。从本质上讲,旅游产业发展是旅游产品在各个链条上的分配和价值的体现,不同企业共存于特定链条。也正因如此,强化其内在关联性以形成集群是可行性的也是应该的。③ 要制定旅游发展和旅游集群发展规划,并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旅游集群发展规划是旅游发展规划的必要补充,二者不能混淆。④ 在旅游集群发展机制上要强调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的有机结合。⑤ 注重培育区域旅游集群品牌并重视营销工作。旅游集群品牌培育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政府在旅游集群品牌培育中要发挥引导作用,企业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处理集群品牌和企业个性品牌之间的关系,组建专门机构营销旅游集群品牌和企业个性品牌。⑥ 优化中国旅游集群发展环境,注重投资环境(尤其是制度环境)的创新,为旅游企业的集聚及集群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5  主要结论
综上所述,就中国旅游产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问题,可得出以下基本判断和结论:(1)从理论上来看,产业集聚与集群是联系密切而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组概念。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但产业集聚不一定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结果,但不等于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具体形态是以产品的生产链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既要承认它们的联系,又要明确它们的区别。(2)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和以内在联系为纽带的旅游集群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旅游产业集群需要以集聚为前提,形成旅游产业集聚的雏形后,便进入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过程,更多的关联企业、组织和机构进一步集聚,并不断发展成集群。影响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客源市场、区位条件、产业链与价值链、政策及公众态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3)通过对行业集中度、基尼系数、赫芬代尔系数等指标的分析考察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分布与分散相结合的集聚特征。(4)我国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是非常必要而且有可能的,但目前发展现状还不容乐观。我国旅游产业更多地表现为空间集聚而不是集群,只能说是为旅游集群化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有集群化倾向。当然,在旅游产业发达地区已有旅游产业集群雏形。(4)完善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网络体系、优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尤其是制度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吴利学、魏后凯.产业集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理论前沿[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3):51-60.
[2]  张宏伟.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4):69-73.
[3]  黄曼慧、黄燕.产业集聚理论研究述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49-53.
[4]  M.E.Porter.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49-53.
[5]  Gollub James、Amy Hosier、Grace WOO. Using Cluster Based Economic Strategy to Minimize Tourism Leakages[J]. Research Report Submitted to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actice, San Francisco,California,2002:1-59.
[6]  Donald F. Hawking. A Protected Areas Ecotourism Competitive Cluster Approach to Catalys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Bulgarial[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3,(3):219-244.
[7]  张建春.旅游产业集群探析[J].商业研究,2006,(15):147-150.
[8]  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J]. 地理学报,2006,(2),214.
[9]  王彤、杨兴伦.战略重组,走向辉煌[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1,(1):33-35.

Research:Space aggregation and Clustering Development about Chinese Traveling Industry
Deng-hongbing1、2  Liu-fen2  Zhuang-jun 3
(1.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Hubei Wuhan, 430072;2.Faculty of humanity and econom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Hubei Wuhan, 430074; 3.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an Xinyang,464000)

Abstract: Using aggregation and cluster theory, the authors analyze and discuss about cont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ggregation and the industry cluster, differences and link, feature of aggregation and cluster, impact factors on the aggregation and clustering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fluence to regional economy by the tourism industry aggregation and clustering development. Then, the authors choice three indexes, industry concentration, the Gini coefficient, the Herfindahl coefficient, and analyze the space aggregation issue of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basing on the data about business enterprises and income of star hotels, travel agencies and other tourism practitioners. At last, combining cases,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Key words: China; Tourism industry; Space aggregation;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